欢迎来到信息发布平台
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标准
中国农药标准应尽早与国际接轨
发布时间:2024-10-10   作者:农业信息网 阅读:(167)
【导读】

“大量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化肥,在很多区域已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人健康造成了伤害。”7月29日,原农业部政策法规

    “大量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化肥,在很多区域已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人健康造成了伤害。”7月29日,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郭书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按照目前政府职能划分,农药、化肥产业的审批、使用过程的监督权归属农业部,而生产的监管则归化工部。

  因此,针对近期曝光由农药残留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郭书田忧心忡忡。郭书田认为,要避免目前类似的情况,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的危害,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农药审批环节的力度,推进农药登记制度继续强有力的执行,并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对农民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监督。

  郭书田1992年从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的位置退休,近年来,郭书田以农业专家的身份在各地进行调研,并出席各类的专业研讨会为中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在农药、化肥的使用问题上,郭书田呼吁,目前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因为农民分散问题带来的监管难题,让中国的各项标准尽早与国际接轨。

  《21世纪》:针对农药、化肥在具体的监管有哪些重要的举措?

  郭书田:除了日常的例行监管外,农药和化肥的登记制度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根据农药登记制度的要求,新农药的原料来源、生产工艺、生产方法、使用的效果都要符合相关标准,需经过农药鉴定所的严格的检验。此外,还要跟踪和监督农药在过程中的情况,并实行年检制度。

  但是,推进农药、化肥登记制度在监管上同样有相应的难题。例如在流通领域的环节中很难监控,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我国面积幅员辽阔,监管人力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仍会存在一些监管漏洞。

  《21世纪》:有言论称农药登记门槛的提高(高达上百万元的登记费用)有利于跨国公司和地下工厂,但不利于本土企业研发。也有人反映一批三证不全的非法农药企业也能获得登记证并出口,客观上造成了出口恶性竞争。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郭书田:我也听说过相关言论,关键是怎么辩证看这个问题,如果从保证落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考虑是有理由。但是如果是保证生产质量的安全,到底是要迁就落后还是淘汰落后呢?

  在“三证不全”的非法农药企业的问题上,国家的政策是鲜明的,对此要坚决取缔。但是这些非法企业也是一个动态的,今天刚刚打完,明天又在别的地方改头换面出现,这些非法企业也确实对农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1世纪》:农业部推进化肥登记制度9年多以来,收费和监管问题一直引发争议。特别是由于拥有肥料登记权力的农业部门自身亦参与化肥生产经营,在业界引起普遍质疑。您怎么看待?

  郭书田:这个现象的确在全国范围内不是个别现象,的确也是个相当不好的现象,相当于农业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不但会对整个产业发展不利,也容易滋生腐败。

  在我看来,政府是一个行政服务体系,是一个公益行为,应该完全由财政拨款来支持,而企业运营是市场行为,应该完全分开。

  《21世纪》:今年随着化肥“国六条”推动流通体制改革新政形成,肥料登记许可证制度是否能延续下去?

  郭书田:我觉得应该坚持,虽然目前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不能因为不够完善就不去推进,该完善的地方还是要完善,这样对于推动化肥产业的发展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本文关键字:
版权申明:“中国奇异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东启动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中国奇异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篇:飞播种草技术规程(试行) 下一篇:暂无
  • 当前有1000人在线
  • 其中300位会员
  • 70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600
  • 今日访问量: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