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信息发布平台
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支持
重建专家组 联合选育“中国种猪”
发布时间:2024-10-10   作者:农业信息网 阅读:(102)
【导读】

8月4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以下简称《计划》),希望以此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对国外优良种猪依赖程度高

    8月4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以下简称《计划》),希望以此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对国外优良种猪依赖程度高、“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现象。《计划》提出,将通过联合育种、重新组建全国猪育种协作组专家组等方式措施来达成计划所提出的目标。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猪种资源最多的国家,同样是世界上引种最多的国家。但是近20年来,我国普遍引入国外瘦肉型猪,忽视了商品猪的遗传改良选育。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刘东亮指出,国内种猪企业因规模小、技术力量欠缺,越来越看好只从国外引种带来的品牌效应和销售利润,缺乏建立自有种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和魄力,逐渐沦为世界庞大猪肉产业的低端生产者,高附加值的种源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地方资源品种普遍边缘化,个别甚至处于濒危状态。
  数据显示,当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高达4500万头,以30%的正常更替速度计算,国内种猪市场产值超过200亿元。而200亿中,高附加值的原种猪大部分由国外引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计划》提出在2016年前选择100家种猪场组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形成纯种基础母猪总存栏达10万头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2020年前,建设完善400个种公猪站。2015年起,种公猪站饲养的种公猪必须经过性能测定;核心育种群主要性能指标达到:目标体重日龄年保持2%的育种进展,达到100公斤日龄提前2天;瘦肉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达68%保持相对稳定;总产仔数年均提高0.15头;饲料转化率年均提高2%等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业部将重新组建全国猪育种协作组专家组作为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主要技术力量,联合育种作为主要的育种体系,生猪产业政策适当向生猪核心育种场倾斜等措施来保障《计划》的实施。

本文关键字:
版权申明:“中国奇异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东启动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中国奇异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篇:飞播种草技术规程(试行) 下一篇:暂无
  • 当前有1000人在线
  • 其中300位会员
  • 70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600
  • 今日访问量: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