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信息发布平台
欢迎,客人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门话题
房山区葡萄架下种草莓 专家支招富农民
发布时间:2024-10-10   作者:农业信息网 阅读:(201)
【导读】

“草莓论个儿卖,大棚立体种”,成了房山区长阳镇夏场村村民的热门话题。今年,该村20多个温室大棚葡萄草莓立体种植着实火了一把,春节

    “草莓论个儿卖,大棚立体种”,成了房山区长阳镇夏场村村民的热门话题。今年,该村20多个温室大棚葡萄草莓立体种植着实火了一把,春节前后,草莓一个就卖到2.5元,还供不应求,一个六分地的温室大棚不到半个月就给农户带来了上万元的收益。村民张玉成乐得合不拢嘴,他预计自家的三个棚今年少说也要赚上十多万元。
  夏场村发展温室大棚已有9年历史,过去以种蔬菜为主,每棚年收入不超过一万元,除去土地承包费等各项支出,纯收入不足7000元。2007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植保专家吴晓云和果树专家程建军到这里进行项目调研时发现,葡萄间作蔬菜费工费力,成本高,收益差。凭借自身多年从事葡萄项目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经验,他们选择了村民张玉和的一栋温室大棚搞起了葡萄与草莓立体种植试验,力求实现温室大棚空间和时间上的有效利用,给当地农民增收提供一条新途径。
  2008年9月,经过一番可行性论证后,他们将5000株“甜查理”和“卡姆罗莎”定植在棚内,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种植试验。前四个月,两位专家几乎天天“泡”在棚里观察温度、湿度、植株生长等情况,记载各项数据,切磋技术要领,反复研究既能满足葡萄休眠需求,又不影响草莓正常生长的技术规程。草莓花期得了白粉病,他们不分昼夜,在棚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探究病因,判断病情,确定防治方案;草莓成熟前后,又出现了灰霉病,他们又及时将控制技术送到了地头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隆冬时节,试验大棚里温暖如春,红彤彤的草莓引来众多到这里寻“莓”的游客,由此也给试验大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到了3月份,葡萄开始进入生长关键期,他们又隔三差五地到棚里观察萌芽长势,研究管理对策,传授技术要领,逐渐摸清了草莓在葡萄架下生长的适宜环境和生长规律,探索出了一整套技术栽培规程,使葡萄与草莓立体栽植获得了成功。一年下来,一栋温室大棚创下的年收益高达3万多元,是过去的4倍,村民们喜出望外,都说农职院的专家为他们开启了一扇致富之门,帮他们迈进了科学致富殿堂。
  今后,农职院将在实用、管用、实效的服务宗旨下,继续完善立体种植模式,规范技术标准,与长阳镇合作打造夏场立体种植园区,并在大兴等6个区县进行推广。他们还将进行葡萄、草莓和食用菌循环种植试验,让本院的知识储备与技术资源优势在服务京郊都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本文关键字:
版权申明:“中国奇异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东启动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中国奇异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篇:飞播种草技术规程(试行) 下一篇:暂无
  • 当前有1000人在线
  • 其中300位会员
  • 70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600
  • 今日访问量:1800